襄阳高新祥苑是哪个开发商?
襄阳高新和苑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卞营路以西、关羽路以北。由襄阳新绿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,总建筑规模约为116502平方米。
均 价:6000元/㎡
开盘时间:2021-12-26
地 址:高新区内环路以东、关羽路以北、振华宇科以南
物业公司:襄阳蔡庄物业管理有限公司
物 业 费:0.90/平/月物业类型:住宅
产权年限:70年建筑类型:板楼
仓多多创始人?
霸州仓多多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-04-19,法定代表人为张丽宁,注册资本为10万元人民币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31081MA0DFJPQ40。企业地址位于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东段乡国际物流园A区13-1,所属行业为道路运输业,经营范围包含:物流服务;道路货物运输;货运站经营;装卸搬运服务;物流信息咨询。
介:仓多多湖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-09-17,法定代表人为冯怀成,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,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20600MA49KDHG6D。企业地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东风汽车大道 11 号湖北自贸区(襄阳片区)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15 楼-80009(住所申报),所属行业为装卸搬运和仓储业,经营范围包含:供应链管理服务;普通货物仓储服务(除危化品);装卸搬运;数据处理服务;数据加工服务;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建设、维护;一般商品展销服务;果品、蔬菜批发;预包装食品零售;食品批发;网上销售日用百货(含线下销售);电子商务信息咨询;网上从事贸易代理;广告设计、制作、发布、代理;国家法律、法规允许经营并未设定相关许可的,企业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(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,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)(涉及许可经营项目,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)。仓多多湖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的经营状态为存续(在营、开业、在册)。
曹魏宗亲,为何最后掌权的是曹真一脉,而非仁、洪、休、惇、渊?
因为曹真是托孤大臣,曹爽与魏明帝关系从小就很好。
曹丕死时,有四个托孤大臣,分别是曹真和曹休,还有就是陈群和司马懿。陈群和司马懿是联手的,也是好朋友,他们就是世家大族的代表,而曹真和曹休则是曹室宗室的代表。
这个组合还是挺好的,曹休的后代为什么没有掌权呢?本来也是有机会掌权的。曹休因为正面击败张飞而名声大震,但却因为石亭一战,中了陆逊的计策,最后兵败郁闷而死。他的儿子曹肇也深得魏明帝喜欢,本来也应该成为托孤大臣。但是曹肇和曹爽是对立的。
曹肇和曹宇是一条线的,魏明帝的两个近臣刘放、孙资与这两位不对路,担心他成为辅政大臣之后,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,最后说服魏明帝放弃曹肇和曹宇,而启用曹爽。
曹洪因为曾经得罪过曹丕,曹丕曾经想弄死他,经过曹丕母亲求情这事才了了,所以他的后代自然也就受到影响,虽然魏明帝上位后就复拜骠骑将军,但机会还是失去了。
夏侯惇死的比较早,曹丕称帝后就死了。他的儿子就是《三国演义》中的夏侯楙,这个类似小丑角色的人物,他和曹丕的关系很好,不过这家伙并没有太大的才华。曹丕死后,和曹睿的关系不怎么样了,差别被杀,所以也不可能掌权了。
夏侯渊的后代还是很活跃的,他儿子很多,有七八个,最有名的自然是夏侯霸,他是曹爽一派,也就是说夏侯渊这一支其实已经与曹真这一支合流了。
后来司马懿干掉曹爽之后,他就跑到蜀汉去了。
大概就这么一个情况。
曹操***有一个鲜明的特点,就是军权始终掌握在和曹操有亲缘关系的“诸夏侯曹”集团手中,保证“枪杆子”始终在自己手里攥着。而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洪、曹真、曹休这些都是“诸夏侯曹”的代表人物。
这些人中,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和曹洪算是同辈人,年龄基本和曹操差不多。曹真和曹休要比他们小一辈,但年龄上又比他们的后代年长许多。所以属于后辈的曹真和曹休无论从年龄和资历上来讲,都必将成为曹魏***的“主心骨”。
事实亦如此。
夏侯惇是曹魏首任大将军,不过刚任职不久就病逝了。
接替夏侯惇的按理说应该是夏侯渊,不过他已经在汉中之战时被黄忠斩杀了,所以在襄樊之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曹仁接替夏侯惇,成为曹魏第二任大将军。不过曹仁也年事已高,3年之后病逝。此时接替曹仁的应该是他的弟弟骠骑将军曹洪。
不过曹洪和曹丕的关系不好。曹丕年轻时曾向曹洪借钱,但曹洪没有答应,这件事让曹丕耿耿于怀。226年,曹丕借曹洪门客犯法一事“小题大做”,执意要处死曹洪。卞太后念在曹洪曾在荥阳之战中拼死救出曹操,为其求情,曹丕最终将其免为庶人。虽然曹叡继位后恢复了曹洪的官爵,但经过这么一折腾,导致曹洪被排除于核心权力层之外了。
那么,此时“诸夏侯曹”集团中能顶上来的就只剩曹真和曹休两人了。
223年,曹真出任中军大将军,督中外军事,成为曹魏军队的一把手。曹休则出任扬州牧,主要对付东吴。226年曹丕驾崩,两人同陈群和司马懿一同成为辅政大臣。
同年,曹休因在皖城击败东吴升任大司马。曹休去世后,曹真继任大司马一职。
这样一来,曹魏的军权最终移交到了曹真手里。而曹真死后,和他们同辈的再无合适人选,所以只能从他们的后辈中选择。
简单来说,曹真活得久且功劳大,跟皇帝关系好。
一般来说,同在一传的人都会有共同之处,《三国志·诸夏侯曹传》的诸位传主的共同点就是跟曹操沾亲带故,不是曹魏宗室,却享受了超越外姓的待遇。
对于他们本人及其后代在曹魏集团的权力地位变化,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,也就是寿命、功劳和关系。功劳越大、跟皇帝关系越好,越能获得高的权位,寿命越长,立功的机会越多,也更有时间给后人铺路,让后代有一个更高的起点。
三个方面结合起来,曹真无疑是诸夏侯曹中的优胜者。
先说寿命,这个方面有两个方向,一个是入伙早,也就是资历老,另一个是死的晚,如果能跟新君打好关系,对后代有莫大的好处。
论资历,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洪、曹休都是最早跟曹操起兵的,资历极老。
太祖初起,惇常为裨将,从征伐。
太祖起兵,(夏侯渊)以别部司马、骑都尉从。
后豪杰并起,仁亦阴结少年,得千余人,周旅淮、泗之间,遂从太祖为别部司马,行厉锋校尉。”
曹真在的时候,司马懿连个屁都不敢放。曹真死了以后,司马懿才有了兵权,逐渐牛逼起来。《三国演义》为了突出司马懿的功劳,几乎把曹真的功绩全部都给了司马懿,嘲讽曹真的故事编的有鼻子有眼,不知道的还误以为曹真是个大草包呢。
这可就大大冤枉了曹真。其实,正史上的曹真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三国名将。
曹真(?—231年),本名秦真,字子丹,沛国谯县(今安徽亳州)人。三国时期曹魏名将,魏武帝曹操的养子。辅佐过曹操,曹丕和曹睿三位君王。统领虎豹骑。
咱们来看看曹真的骄人履历:
首先,曹真是曹操的养子,从小与曹丕等一起生活。参加过长坂坡之战和汉中之战,立有战功。被曹操任命为征蜀护军。统领虎豹骑。
其次,曹丕时期,拜曹真为镇西将军,都督雍州和凉州诸军事,进封东乡侯。后立有战功,升为上军大将军,都督中外诸军事,***节钺,成为曹魏军队的最高统帅之一。
无论平定河西,打通了西域和中原王朝往来的道路,曹魏恢复汉朝在西域的统治,还是南下破吴,打败孙盛和诸葛瑾等,曹真都立下了赫赫战功。
曹丕去世,曹睿继位,曹真作为托孤大臣,进封邵陵侯,迁为大将军,地位仅次于大司马曹休。
(曹真是诸葛亮的克星)
正史中,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,是曹真带着张郃把诸葛亮打跑的,跟司马懿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。司马懿当时就去了趟上庸,把小小的孟达砍了。
曹魏宗亲最为出名的当属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纯、曹洪、曹休、曹真、夏侯尚八人合称的八***,其中夏侯惇、夏侯渊、曹仁、曹纯、曹洪是和曹操同辈的第一代,曹休、曹真、夏侯尚三人是第二代,高平陵之变前曹魏的大权尤其是军权基本上都掌握在他们之手,不过魏明帝曹叡之后掌握曹魏大权的是曹真儿子曹爽,那为何不是八***其余七人的后代掌权?主要有两个原因:
曹魏八***的后代大多数都是虎父犬子(包括曹爽在内),比如夏侯惇的长子夏侯楙被魏延称为“怯而无谋”,他的几个儿子还窝里反,三子夏侯子臧和四子夏侯子江合伙构陷夏侯楙。
曹仁只有长子曹泰较为出色,曹洪差点被曹丕收拾了,两个儿子也并不出色;夏侯尚之子夏侯玄虽身居高位能力其实也一般。
当然也有比较出色的,比如夏侯渊的几个儿子:次子是夏侯霸,三子夏侯称文武全才很得曹操喜欢,可惜却英年早逝,其他几个儿子也不错。
原本掌权者是轮不到曹爽的,魏明帝曹叡病重之时拜曹宇为大将军,与领军将军夏侯献、武卫将军曹爽、屯骑校尉曹肇、骁骑将军秦朗等共同辅政,其中曹宇是曹操之子也就是曹叡的皇叔,夏侯献和曹肇是宗室,如果是这套班子的话,怎么样也轮不到曹爽独掌大权。
古今中外的历史上有哪些女将军和女元帅?
古今中外的王侯将相大多都是男性,在中国的历史上,虽然不乏能征善战的女将军或者元帅,但都因为年代久远、史料稀缺。在中国历史上,唯一进入正式且有单独列传的女将军是明末的大将军秦良玉。
提起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,人们通常会想到商朝的妇好、南北朝的花木兰、隋朝的冼夫人、宋朝的穆桂英,但这些女性人物,要么年代久远、记载不详,被传说所夸大,要么就是彻头彻尾的虚构人物。
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,而且战功赫赫的女将军应该首数明末女将军的秦良玉。秦良玉是重庆忠县人,嫁给土司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。
少数民族出身的土司马千乘自称是三国名将马超的后人,但真实性已经不可考证。因为马超的妻子儿女均被曹操与张鲁杀尽了,只有马岱一支得以延续。
秦良玉与丈夫一起为明朝效命,先后立下了众多战功。她手下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白杆步兵,由重庆、湖北的少数民族组成,擅长在山地作战。万历年间,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宦官诬陷,不幸惨死在监狱中。
由于古代女性地位低下,能够在历史上留下记载的本就寥寥无几。稍微有名声的也是以守好贞操、三从四德而进入《烈女传》的贞洁烈女或者良家妇女,能以战功在中国正史中立传的女性,古往今来就只有秦良玉一个人。
在丈夫马千乘死后,秦良玉仍然忠于朝廷,报效国家,这是难能可贵的。作为妇道人家,既能识大体,也能报国家,实在是巾帼不让须眉。她先后参加过明朝万历三大征中的镇压播州杨应龙之乱,镇压西南少数民族叛乱,镇压张献忠起义。由于表现杰出,崇祯皇帝册封当时已经50多岁的秦良玉为二品诰命夫人,亲自接见了她。
明朝崇祯二年,关外皇太极率领八旗铁骑绕道蒙古攻破长城进入河北,逼近明朝的首都京师,史称为“己巳之变”。秦良玉奉命率领这支勇猛白杆兵从重庆出发,北上勤王,支援京师,再次立了大功。
《明史•秦良玉传》记载:秦良玉为人胆大心细,智力超群,马上功夫了得,精通诗词,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,她驾驭部下法令严峻,每次出兵所下发的命令,都让部队纪律严明,与民秋毫无犯。她的部队号称“白杆兵”,让各地的军队都感到敬畏。
(良玉为人饶胆智,善骑射,兼通词翰,仪度娴雅。而驭下严峻,每行军发令,戎伍肃然。所部号“白杆兵”,为远近所惮)
妇好
商王武丁的妻子,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(甲骨文)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。
在甲骨文中,有“登妇好三千,登旅万乎伐羌”的记载,妇好最出名的一仗当属征伐羌国。同时,甲骨文还记载妇好多次受命主持祭天、祭先祖、祭神泉等各类祭典。
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,被称为印度的圣女贞德。
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后,于5月在章西发动起义响应,驱赶英国侵略者。她的坚定和勇敢,使其成为印度民族大起义中最受爱戴的领导人。
是梁、陈、隋三朝时期岭南部落首领,史称谯国夫人,被周恩来总理称为“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巾帼英雄”。
陈隋两代,冼夫人帮李霸先平了“侯景之乱”,三次领兵远征广州,平定欧阳纥叛陈之乱和王仲宣抗隋之乱。
她在1424年遇见第一次神迹,称遇见了大天使圣弥额尔、圣玛加利大和圣加大肋纳,告诉她要赶走英格兰人,并带领王储至兰斯进行加冕典礼。
奥尔良远征中,贞德直接攻击英军,她投入了每一场小规模战斗中,身处战斗的最前线。她持续领导着军队进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,扭转了整场战争的局面。
娥眉总被春芳妒,倚天常握清寰宇。
中国第一女英雄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之中的其中之一位名叫妇好的。妇好不但能带兵打仗,还是国家的主要祭司,商朝时期整个国家都迷信鬼神,所谓“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”。妇好又会打仗,又手握祭祀的与占卜的权利,所以商王武丁都要怕她三分。
杨门女将佘赛花
明苗将秦良玉
清乾隆年间号令十万大军的王聪儿
窃符救赵的如姬
风尘女侠梁红玉
女战神冼夫人
圣女贞德
冯婉贞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游击队的队长,不能与上述任何一个人相提并论。花木兰也许只是一个传说。
古今中外历史上女将军女统帅有:商朝王后妇好、齐国王后钟无艳、西汉迟昭平、东晋荀灌娘、北魏花木兰、岭南冼英夫人、唐朝平阳公主、***女将樊梨花、北宋佘太君、刘金定、西夏两位梁太后、明朝秦良玉、瓦氏夫人、清朝王聪儿、洪宣娇、苏三娘、冯婉贞、印度章西女王、苏联圣女贞德、女英雄卓娅、空军女英雄塔利亚。
古今中外,历史上的女将军、女元帅多得数不胜数,今天不讲别人,单说商王武丁王后——妇好。
妇好并不姓妇,她的姓是一幅画中的一个标志。嫁给武丁后,有了丰厚的封土和土民,深受土民们爱戴,大家尊称她为“妇好”。妇好多次征战沙场,为商王朝的拓展疆土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妇好虽贵为王后,偏偏“不爱红妆爱武装”。喜欢舞刀弄枪,经常向丈夫***带兵打仗。
商王朝每次打仗前,都尽可能地多动员百姓来充实军队。妇好作为军事将领,经常出去为商王招兵买马。她不仅在国内征集,还到周围的邻国去扩大兵源。
在妇好墓中,出土了四把铜钺,两大两小,上半部刻着“妇好”二字。两把大铜钺,每把重达八九公斤。巨大厚实的铜钺象征着商王朝的最高王权, 而铭刻在铜钺上的“妇好”则显示了她至高无上的军事权威。
当时,距离商朝都城正北,1000多里以外,有一支强悍的土方部族,常常侵入商朝边境地区,掳掠人口和财物,成为商王朝的心腹之患。
古代都有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?
终极大辩论
1252年,蒙古大汗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带领庞大的军团开始西征,听闻上帝之鞭再临的欧洲诸国吓成了鹌鹑。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听说旭烈兀的夫人是一个***徒后,开了一个旷古绝今的脑洞,这个计划只要成功,别说上帝的鞭子不会抽我们,还可能成为咱们东征的帮手。
他的***是这样的,首先派一个修士去蒙古找到顶级大佬蒙哥,然后劝蒙哥信主,既然亲王夫人都能信主,那么大皇帝信主也不奇怪。只要蒙哥信了主,那咱们就是一家人,不止不用对砍,还可以去砍***人,如果能让耶路撒冷再次回归主的怀抱就更完美啦!
好吧,虽然这个脑洞很大,但我也得承认有一定可行性,事实上旭烈兀确实受到了夫人的影响,一边玩命的抽***人,一边和东罗马帝国眉来眼去的。路易同志也是个行动派,他在1253年派出方济各会修士卢伯鲁克去蒙古传教,顺便打探一些蒙古帝国的虚实。
1254年3月,这位卢伯鲁克修士终于爬到了蒙古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,并且顺利见到了大汗蒙哥。这老兄上去就是一通忽悠,什么主无所不能,掌握无上真理,只有信主大汗您才能得到永恒的安宁和救赎之类的玩命的招呼。
奈何蒙哥大汗八风不动,坐在那嘿嘿傻笑,越来越尴尬的卢伯鲁克只好问大汗何故发笑?蒙哥表示我给你介绍个人哈,来看看这位!他在这边叫景***,说来和你们似乎是一家子,他也说掌握真理,劝我信景教。卢伯鲁克表示这就尼玛尴尬了,居然撞车了!但是没关系,咱们方济各会才是***正宗,他们景教在东传的过程中是有点走形的,大汗你信我们准没错。
蒙哥表示那我再介绍个人给你认识,看到这个没头发的哥们了吗?他是佛***,是我们东方最大的宗教,他也说掌握真理,想让我信佛。算了,索性一次给你介绍全吧!看到帐篷外那个小伙没?眼熟不?你猜对了,他是萨拉森人(******)!他也说掌握真理来着。现在我很为难啊!你们到底谁才掌握着真正的真理呢?
遭遇连环***的卢伯鲁克倒也青皮,直接表示反正已经这德性了,大汗你自己看着办吧!要不说蒙古同胞都奔放呢,蒙哥仰天长笑后拿出了解决办法,干脆你们辩论吧!谁赢了谁就掌握真理。蒙哥这是妥妥的唯物主义者啊!完全是一副实践出真知的态度,而且小心思还深,赢了的我只承认你掌握真理,但可没说入教。
就这样,在1254年5月30日,史无前例的三教大辩论在哈拉和林举行,一大票蒙古兄弟专程赶来看热闹。怕不热闹的蒙哥还规定,不许互相侮辱,不许打断别人发言,不许喷不过就动手,否则一律乱刀砍死。辩论细节就不说了,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,三教完全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。卢伯鲁克回去后在给路易的报告里说自己赢了,他联合景教和萨拉森人先驳倒了佛***,再联合景教驳倒了萨拉森人,话说辩论这玩意又不是群殴,人多有个啥用?
最后毫无收获的卢伯鲁克于1255年回到了法国,他把自己一路上的见闻写成很长的报告,名字叫《东方行记》。这次匪夷所思的三教大辩论也写进了报告里,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侧面了解那个在国史中有点模糊的蒙古帝国。给我的感觉,那个帝国除了军事极度残暴外,对很多事物非常兼容开放,有点类似极盛时期的唐朝,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成功并不是侥幸和完全依赖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