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干的工作压力很大,自己明明努力了,可还是完不成任务,有必要跳槽吗?
跳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,还是要找原因的,试想一下,让你每天都做着轻松的工作,没有挑战性,你怎么做到提升自己,进公司之前有多少能力离开公司时还是多少能力,那你就白进公司一遭。
首先你的努力方法是不是正确的,比如针对一项工作,就是自己埋头苦干,自己去揣摩去尝试,虽然用了很多方法,看似自己很努力,但是最后都无疾而终,这会让你否定自己怀疑自己。
在努力的时候,不要自己转牛角尖,遇到不懂的不了解的,可以向同事或者领导请教,请求他们给予你一定的帮助,他们的能力比你强,见识比你多,可以在工作中帮助到你,等你能力得到提升就可以完成工作,也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。
另外如果你的这份工作确实已经远超过你的能力,不是你单纯的努力就能完成的,这个时候可以主动地去和领导沟通交流,这不是认怂,是调整,让领导调整你的工作。
要知道你跳槽的话不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,要重新适应公司适应人际关系,这也不容易,而且一遇到问题就逃避,这样的员工在哪里都不受欢迎。
【职场老冬】观点:完全没必要跳槽。现在经历的压力,以后会通过收获加倍还给你。
琼华《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句子:
每个人都有价值,这个价值依你的市场竞争力来定。初入职场,你需要做得是如何提升自我的专业能力,提高竞争力,而不是只为了钱。其实职场很公平,因为它只偏向竞争力强的那一方。
每个人的价值从来都不是固定的,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困难,在压力面前你没有被压垮,你就成为了竞争力强的那一方。
如果你的任务完不成,有领导分配任务时,故意为之,自己又不开心的话,就离开吧。
但如果不是领导故意的原因,我的建议是没有必要跳槽,先安心本职工作。有以下几点建议:
1、没有压力的工作,如同走路一样,只要身体没有缺陷,***都会,对自己百害而无一利。换个角度看压力,其实并不可怕,当做是种磨砺吧。挺一挺就过去了。
2、检查一下,自己的努力是不是无效的,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正在做一份报告,而你从销售哪里得到的数据都是分散的,你需要一份总数据,这时如果你是自己拿着数据算,那么你的努力就是无效的。销售部门有的东西,自己打个电话,沟通好,一般是比较容易拿到的。
琼华《别让无效努力害了你》说到:
不必害怕会被人烦,更不必担心会被人看扁,不懂就问,而且要深究其因,只有这样做,才能让你的思考愈加深入,你做起事情来才会更有目标性,只有这样做,你才能尽快熟悉专业技能,与工作融为一体,明白做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好的,明白上司最想要的答案是什么,明白如何提升自我。
跳槽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。
但是跳槽是可以改善处境,至于是变好还是变差,要看你怎么去处理问题。
问题出在哪里。
为什么任务会完不成?是因为工作量太超额?还是因为你效率跟不上?
如果效率跟不上,那有可能是能力方面的问题,也有可能是因为技能不够熟练,
至于具体是哪一种情况,这个你要自己做判断。
只要找到了原因,才能尽量去解决根源上的问题,才能真正的治本。
如果只是通过跳槽来解决,那么下一份工作如果还遇到这个问题,那你要怎么办呢?
还要再接着跳槽吗?
努力,真的是很有意义,但有一句话挺扎心的:你是真的努力了,还是只是看起来很努力?
话粗理不粗,道理就是这样的。
最近,在招助理的时候,遇到了一位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小红。小红上一份工作主要是为某音乐公司在抖音上投放音乐,给音乐增加曝光量,打造爆款歌曲。从小红的表述看,这份工作经历是真实的。
但当问到离职原因时,小红却说因为部门重组,换了新部门后,绩效考核压力太大,就离职了。当时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心里想:同样两个部门都有绩效考核,为什么上一个部门呆得下去,而换部门后却因为绩效的原因,要离职呢。
作为面试官的我,默默质疑了一下,之后就开始问到小红上一个部门的绩效考核,小红说机制是一样的,区别在于第一个部门有充足的投放预算,而调整后的部门预算有限,抖音这个平台就是需要用钱砸的。小红说:不给钱,我怎么做绩效,根本没办法做了呀?!
我又继续问了小红,在前后两个部门负责的具体音乐曲目数量和成绩。
我皱了下眉头,心里 pass了小红。
如果抖音真的需要用钱砸才能做得起来,那么是不是其他公司都没有资格再进入这个渠道,去获取流量和曝光呢?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抖音的运营呢?上一个部门给到无限制的投放预算,你们却只做出了一款爆款音乐。所以,我是不是可以把你的离职原因理解为,因为上一个部门随意花着预算,就能拿到高绩效;而当预算有限时,你却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了,从而觉得压力大,就没必要继续呆下去。
这样拈轻怕重,要我怎样相信你的承担和抗压力呢。
我也是在做抖音这块,在有限的预算下,其实有很多种投放方式,最关键的是公司对自身的定位。公司想要从抖音这个渠道获得什么,你又能从中获得什么。如果公司想要获得的东西,对你的能力没有提高,那么你选择离职,我还可以理解。
讲到这里,相信有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,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说才能避雷呢。